注册/登录
设为首页|西部要览|证书查询|关于我们|帮助中心|电子期刊|新浪微博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客服热线   028-86635819  信息发布专线:028-86632360
招投标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 招投标知识
高价中标成因及对策(上)
发布日期:2009-07-01    地区:四川省    阅读次数:5780

        《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对于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项目质量,促进廉政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在我国实施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下面,笔者就我国招投标领域高价中标的成因及对策与大家进行一次探讨。 
                         
          高价中标的成因  
          我国国家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可分为基本建设领域和货物、服务领域,下面把高价中标的原因也分两个领域进行分析: 

           (一)基本建设领域。  
                           
           预(概)算定额的不科学——为施工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长期以来工程造价的计算是以预(概)算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预结算方法,人工、材料、机械都是不变的,定额子目的消耗量不允许调整,工程间接费、利润等的计取也是法定的,企业主要依赖政府部门制定的预(概)算定额及定期发布的材料信息价格等进行计价,这种“活市场、死定额”不能体现企业的个别成本,不能有效的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加上评标办法规定投标人报价必须在一定的期间,低于规定的期间将作废标处理,使建筑施工企业成了不承担经济风险的行业,只要承揽到工程,投标人就能产生利润甚至是超额利润。在很多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图纸变更,变更越多、越大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利润更加丰厚。 
                         
                           
          评标方法不科学——谁知道标底谁中标。在传统的基本建设招标投标办法中,标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招标前知道招标人标底的投标人中标率非常高,反之则低,这样就使一些投标人在招标前使用各种办法、手段去发掘标底,为事先知道标底的人提供了一个寻租机会,至使假招标、串标、陪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管理方法不科学——限制参加投标企业户数,假招标、串标、陪标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使参加投标施工企业减少投标损失,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规定,参加投标的施工企业达到7家即为合法,有的地方还允许招标人推荐2~3家投标企业,其余几家从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企业中通过随机方式抽取产生,较大限度地限制了投标企业的有效竞争。 
                         
                            
          监督体系不健全。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基本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十分卓著,但有些系统集设计、业主、评标办法的制定、招标、评标专家管理、招标的监督、投诉的处理、监理的管理、质量的管理验收、资金的筹集与支付于一身。加之过去制定的评标方法仍然没有摆脱“谁知道标底谁中标”的怪圈的困扰,假招标、串标、陪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监督体系不健全造成的。 
                         
                            
          评标标准没有细化,给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太大。有些招标项目的评标标准上、下限幅度较大,没有设定各档的详细标准,使评标专家在评标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打多少分由评标专家决定,致使暗箱操作时有发生。 
                         
                            
          有些招标代理机构演变成了帮助招标人暗箱操作的工具。《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相继规定,“招标人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但有些招标代理机构为了承揽基本建设招标业务,对招标人言听计从,演变成了帮助招标人暗箱操作的工具。 
                         
         (二)货物和服务领域。  
                             
         编制的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为一家定制。虽然编制的招标文件也满足三家以上,但在投标人要求,业内人事一看便知技术条款部分是为某一家供应商定制。 
                         
                            
         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为高价中标而制定。在实际工作中,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由采购人或代理机构自由确定,致使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出现了较大偏差,有的计算方法明显有失公平并向高报价投标供应商倾斜。 
                         
                            
          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满足招标文件各种要求的投标报价给50%的价格分,其余50%的价格分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投标报价50分,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先给25分,其余25分按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这样计算的结果,实际是投标报价只占权重的25分,导致高价中标。 
                         
                            
         报价最低的得标准分,按投标报价由低到高依次减1分。这样的结果,投标报价高的与投标报价低的差额只是投标人数之差,加之在商务条款上设定高门槛,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控制在3至4家之间,投标报价高的供应商与投标报价低的供应商之间只相差2至3分,最终结果导致高价中标。 
                         
                            
          参加投标供应商资格交由采购人确定,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供应商监督制约手段,一个集团异地注册公司,参加一个项目投标。由于《政府采购法》不允许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供应商资格进行认定,造成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供应商监督制约手段,致使工作中出现了一个集团异地注册公司,参加一个项目投标现象,不管谁中标,彼此都是一家。 
                         
                            
          参加投标的投标人非制造商法人授权。个别项目,代理机构为了给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串标的机会,对制造商的授权书表述比较含糊,授权书加盖的公章不是法人公章,而是某部门的专用章,给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提供了串标的机会。 
                         
                            
          一个大项目本应分割成多个标段由制造商分别投标竞争,为了照顾某个公司,硬性捆绑成一(包)个标段,改由集成商投标竞争。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个大的采购项目由多个产品组成,且每个产品价值较大,本应分割成多个标段由具有制造能力的三家以上制造商分别投标竞争,在充分的竞争中用户以较小的付出获得中意的产品。有的用户或代理机构为了照顾某个公司,硬性将一个大的采购项目捆绑成一(包)个标段,要求由集成商之间进行投标竞争。其结果是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集成商之间的竞争,成就了集成商串标和谋取高价中标,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竞争性谈判采用非低价中标方法。《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是一种非常严谨、科学、规范的采购方式,它具有缩短采购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采购需求、保证质量、服务以及采购人得到最优惠的价格等特点,也是国际通用的一种采购方式。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只要谈判文件编制、谈判程序、中标原则规范,照样能达到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效果。但由于《政府采购法》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程序规定的比较笼统,笔者从有关媒体介绍的案例以及供应商投诉的案例中了解到,个别地方在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与《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出现了较大的偏离,由规范的“通过式评审、评标最低价中标”,演变出了“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竞争性谈判性价比法”,致使高价中标、供应商投诉时有发生。 
                         
                            
          评标结果是非意中人,不接受中标结果。采购人在未实施招标前早已有意中人,由于意中人报价过高在评标时被淘汰,评标结果产生后,采购人对排名第一位的中标候选人不中意,一心想让排名第二位中标候选人中标,但排名第一位的中标候选人又全部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采购人又找不到可废标的其他证据、瑕疵,硬性要求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或在排名第一位的中标候选人未出具放弃中标的书面法律文件时,直接将中标通知书授予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供应商投诉或法律纠纷。 
                         
           用户与中标供应商串通,在验收环节瞒天过海。  
          (1) 招标货物对于用户来说低配置也不影响使用,为了照顾关系户,用户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货物是高配置。供应商中标后,在向用户供货时提供的是低端产品,用户在验收时与供应商串通,在验收报告各栏中填写全部为“合格”,供应商得到了较大的利润空间。 
                        

                           
           (2)招标文件规定的供货时间较短,实际供货时间无限期推迟,中标供应商得到了供货的时间差和价格差。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一般情况下,刚推出新产品时价格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厂家分阶段进行降价。个别用户为了照顾关系户,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时间较短,供应商在供货时无限期的推迟,中标供应商得到了供货的时间差和价格差。(上)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 质疑 | 关闭
会员访谈
    免责申明: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指导网站——中国西部招投标网( www.xbbidcn.com),作为中国西部招投标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将转载其他媒体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或图片并注明来源,如果您确认您的原创作品以某种方式被抄袭、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会积极响应并作有效处理。电话:028-86635819,邮箱:xbbidcn@163.com。
招标公告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商务信息发布
点击进入>>
招标代理机构声明
点击进入>>
项目业主信息发布声明
点击进入>>
西部招标采购联盟成员单位